根据统计,新生儿期有许多常见疾病,如鹅口疮、急性肠胃炎等,多是由于婴儿奶具消毒不严,乳母奶头不洁,或喂食人手被污染。
所以,对奶瓶、奶嘴进行彻底清洁、消毒、消毒十分重要,尤其对低体重、早产、易感人群、早产儿等群体更应如此。
婴儿年龄越小,越是要注意对奶具进行消毒。
奶瓶刷:
玻璃瓶可以选择尼龙材质的奶瓶刷,而塑料奶瓶则适合选用抗菌海绵材料的奶瓶刷。
通常奶瓶刷是二合一的,大刷用来刷奶瓶,小刷用来刷牛奶嘴。
乳瓶刷用后应及时清洗干净,挂在干净、通风的地方晾干。
牛奶清洁剂:
通常推荐可以选择专用奶瓶清洗液,用来清洗奶渍、乳垢。
其它消毒剂:
如使用奶瓶消毒器,需将奶瓶夹住。对玻璃奶瓶进行消毒(650W的微波炉可运行20分钟对普通玻璃奶瓶进行消毒),不耐高温,不能使用。
红外消毒柜也可以用来消毒奶瓶,但是需要仔细阅读说明书。
保存容器:
清洗、灭菌、干燥后需放在有盖的容器内,或置于消毒干燥器内。
怎样清洁及消毒一次性奶瓶奶嘴?
一般情况下,要彻底消毒奶瓶奶嘴,需经过预处理、清洗、消毒、干燥四个步骤。
无论是你是想要清洗奶瓶奶嘴,还是你的奶头,首先要洗手。
婴儿使用完奶瓶后,应将奶嘴清洗干净,用清水洗净,防止牛奶渍干。
然后,将奶瓶、奶嘴浸入配制好的奶瓶、专用清洁剂中浸泡10分钟左右。
必须用手清洗奶瓶瓶口螺纹处及嘴孔内的奶垢。
浸渍液如含有酶类,在30-40℃的水温下清洗,以保证酶的活性高。
洗刷于水面下也很重要,因为在水面刷水时,容易使泡沫四溅,形成气溶胶,不仅可以再一次污染被清洁的物品,还会污染环境。
注意:
清洁时,应拆开乳头和奶嘴,将乳头向外翻转,用奶嘴刷洗。
清洁时,要注意清洁奶嘴孔内的奶垢,保持乳头出奶孔畅通。乳头附近的位置比较薄,清洗时要注意避免破裂。
即使用了即饮式配方奶,或一次性奶瓶也不需要清洗瓶身,但仍然需要保证奶嘴的清洁。
如何消毒一次性奶瓶?
高气压杀菌。
本方法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,实验结果良好。然而,塑料奶瓶在高温下容易变形,而且玻璃奶瓶有易碎等危险。
水煮开杀菌
这也是老办法常用。此法比较麻烦。
一,煮沸消毒要有专人看管,保证煮沸的时间,避免时间太短影响消毒效果,或者煮熟后锅底烧焦。
二,煮沸时要检查奶瓶是否浮出水面,以免影响消毒效果。与此同时,也有可能会导致烫伤和奶瓶在干燥过程中再次被污染。
蒸气灭菌干燥机,可一次性完成消毒干燥工作,较省事,并经研究证明消毒效果好。
有多种材料的一次性奶瓶。
为安全起见,塑料奶瓶的使用时间不能超过3个月,奶嘴也要多加几个。
但是,不同材质的奶瓶特点也不一样,只要将瓶底翻转一遍,看上面标注的字母,就可以知道下列材料是什么。
PC奶瓶
由于含有BPA(BPA),聚碳酸酯(PC)奶瓶一直备受争议。
因为PC瓶装的剩余BPA在高温下大量释放,所以不适合作为奶瓶使用(乳液需在37℃左右,并且要对奶瓶进行高温消毒),所以我国2011年9月1日禁止销售含有BPA的奶瓶。
PP奶瓶
丙纶(PP)奶瓶不含双酚A,而且很轻,耐高温,容易清洁。
不利之处是硬度和耐磨性。所以,PP奶瓶一旦破裂,必须及时更换。
PES奶瓶
PES奶瓶不含双酚A,并且能够承受剧烈的温度变化(耐高温180℃),而且较轻。
缺陷在于残留的奶垢不容易清洗,所以要更换6-8个月。
PPSU奶瓶
聚亚苯基砜(PPSU)奶瓶比较轻,耐180℃,可以微波加热。缺陷在于残留的奶垢不容易清洗,而且容易擦伤。刮痧后可直接更换。
对那些出生十天内,住在医院的婴儿来说,这些婴儿抵抗力很低,而且有传染的危险,需要更彻底地清洗消毒。